人困马乏成语释义
作者:李晓曼 2024-05-21
1、人困马乏,汉语成语,拼音是rén kùn mǎ fá,这个成语来自于古代战争的场景,用来形容人和马都非常疲劳,力量已经耗尽的状态。在现代,我们一般用它来比喻人非常疲惫,体力或精力已经极度耗尽的情况。
2、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七十七回:“马步三军没了气力,人困马乏。”
3、近义词:精疲力竭、风尘仆仆。
4、反义词:精神十足、生龙活虎。
5、"人困马乏"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场。在长时间的军事行动中,人和马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,如果行军路程过长或者战斗过于激烈,就会出现人和马都非常疲惫,无法再继续前进的情况,这就是"人困马乏"的原始含义。
6、在现代,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精力或体力已经耗尽,需要休息和恢复的状态。例如,经过一天的繁重工作后,你可能会感到"人困马乏",需要好好休息一下。或者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学习、工作或者其他的努力后,也可能会出现"人困马乏"的情况。
7、需要注意的是,"人困马乏"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极度的疲劳状态,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使用,只有在人真正感到精疲力尽的时候,才会用到这个成语。